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中心 > 詳細內容

“海上風電母港”陸續成形!中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高歌猛進!

日期:2020/08/14  點擊:738 次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蓬勃發展,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海上風電資源富集大省,紛紛布局,在優良的港口地區建設海上風電母港,由海入陸,在一座座港口城市組建起龐大的海上風電企業產業鏈。
     在海上風電乘風破浪的發展浪潮下,各地海上風電母港能否扛起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大旗?生機盎然的海上風電母港建設計劃又會給各個海上風電大省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

我國需要打造自己的“埃斯比約港”

     丹麥埃斯比約港、德國不萊梅哈芬港、英國赫爾港和荷蘭埃姆斯哈文港是歐洲地區著名的海上風電母港,不論是從設立時間還是入駐的產業鏈規模上看,都是世界頂尖水平。每年高達70%~80%的歐洲海上風電項目從埃斯比約港揚帆起航。

     隨著各大風電開發商將目光投向海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為了進一步推進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需要打造自己的“埃斯比約港”。2019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超過7GW,可再生能源協會秘書長秦海巖更是認為未來我國海上風電開發潛力將超過350億千瓦時。雖然我國擁有儲量豐富的海上風電開發資源,但在海上風電母港的建設上仍舊處于起步期。這是因為打造一個海上風電母港對港口的要求不單在于地理位置、港口水深、洋流流向、通航時間等地理“硬條件”,對海上風電母港所處地區的風電產業鏈也有更高的要求。

     換句話說,海上風電母港不光要求水里有優勢,岸上的優勢也必不可少。除了優良的港口因素外,成熟的產業生態體系也是打造一個成功的海上風電母港必不可少的內在條件,以埃斯比約港為例,據風電頭條記者了解,丹麥埃斯比約港所依托的產業生態體系涵蓋了風電裝備制造商、風電項目開發商、風電安裝總包、風電運維商、風電服務商、風電設計檢驗商和物流企業等全生態鏈企業,專業化的海上風電母可以避免使用傳統非專業型港口帶來的潛在風險。

     據風電頭條記者了解,我國海上風電母港自南向北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份,包括廣東陽江、廣東揭陽、浙江六橫、江蘇南通(如東、啟東)、江蘇射陽、山東蓬萊等省市。這些母港所在地和省份無一不是海上風電資源富集的省份,同時吸引來大量風電產業鏈企業,對標埃斯比約港,積極打造風電全產業鏈。

     然而,海上風電母港的建設也并非易事,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據秦海巖秘書長介紹,海上風電母港需要做到“產、學、港、研、服”為一體:產,即匯集整機制造商、大部件制造商、通用部件制造商;學,即擁有高校分效與實踐基地、風電/海工人員培訓中心、國際交流基地;港,即繼續擴大港口面積,并完善周邊配套;研,即建立測試與實驗研究基地、數據監控與分析中心;服,即強化運維服務、設立物流中心、搭建第三方海上項目服務基地以及金融中心。只有真正做到這五方面,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海上風電母港”。

政企商三方受益,海上風電母港建設乘風破浪

     海上風電母港的誕生和整個風電行業景氣度上升以及海上風電行業發展趨勢向好,有著明顯的因果關系。地方政府積極牽線風電裝備產業鏈企業和風電項目開發商入駐,共同打造海上風電母港,形成各方參與者多贏的局面。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風電產業的發展早已經脫離了單純的“風電場開發”形式,對于沿海地區經濟強省來說,傳統的海上風電項目投資、投產更多是“一時之快”,項目的發展僅僅局限于單純的海上風電項目,在未來獲得的僅是發電企業的稅收等收益,而未能將持續下蛋的“金母雞”留下。隨著海上風電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地方政府愈發意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相對于單純的風電項目開發,地方政府更加看重整個風電產業制造鏈企業的落地給地方帶來的就業、稅收等各方面優勢,在部分地區能否使制造產業項目落地也成為了風電場投資的要求之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會想方設法招徠風電整機商的入駐,看重的也是其入駐背后所帶來的產業鏈集聚效應和源源不斷給地方政府帶來的可持續收益。

     對于以風電整機商為代表的的風電制造產業供應鏈企業來說,工廠選址更是一門學問:既要考慮地方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又要考慮原材料、產成品的運輸成本,更要考慮地方人力成本、營業成本方方面面。

     沿海地區政府推出的海上風電母港恰逢其時的給志在海上風電市場搏擊的風電產業鏈企業一個得天獨厚的選擇:將工廠建設在港口附屬的產業園內,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產成品的運輸成本,甚至可以從廠房下線后直接裝船駛向遠海,免去了之前通過公路運輸的麻煩。風電產業鏈企業中,位于整條產業鏈下游的整機商成為入駐海上風電母港的“急先鋒”,從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金風、遠景、明陽、中車、海裝、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等風電整機商企業的身影出現在各個海上風電基地的合作伙伴名錄中。

     風電整機商及其產業鏈的入駐也在吸引著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商的目光。地理位置更近,港口建設更健全的地區,在海上資源對比情況相似的情況下,可以在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上節約不少的前期成本,讓風電項目開發商更具有傾向性。而風電項目開發商選擇整機商等上游企業,通過實打實的商業合作給予風電整機商為代表的供應鏈企業經濟利潤,供應鏈企業在獲取資金后一方面繼續擴張生產能力,另一方面也向地方政府繳納稅款,盡到業務。而地方政府在品嘗到海上風電產業鏈所帶來的的巨大經濟效應后,在項目審批、資源勘查、政策優惠上也會給予多方面的扶持和幫助。

來源:國際能源網團隊 風電頭條

 
东京热加勒比